您的位置:首页 >热门产品 >

「和美乡村行」黄平县寨碧村:“和谐村”奏响“奋进曲”

2023-04-21 20:07:37    来源:天眼新闻

春日融融,杨柳依依。4月16日,记者来到黄平县旧州镇寨碧村,眼前一栋栋干净整洁的小楼房拔地而起,庭院里,有村民正在为树苗修枝;广场上,老人们簇拥交谈,孩童们在嬉笑玩耍……一派和谐景象。


(相关资料图)

近年来,寨碧村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统筹谋划,科学部署,创新“四带”布局,推进农文旅加速融合;制定“四级调解”,有效提升乡村治理;大力倡导文明之风,邻里氛围越来越和谐,村庄发展越来越顺畅,村民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四级调解 调出乡村和谐景

“曾经的寨碧村,矛盾纠纷时常发生。”王清华说。为了有效解决纠纷问题,我们想到了一种方式:用“四级调解”的方式,让村民们协商解决问题,所谓的“四级调解”是指,设立一级村民小组调解,二级片区调解,三级村两委调解和四级全体村民调解的层级调解模式,通过四级调解,确保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

黄平县旧州镇寨碧村。

乡村治理离不开群众的参与。近年来,寨碧村在“四级调解”的基础之上,推出“六早一回头”治理模式,以“早预防、早排查、早发现、早调解、早汇报、早化解、回头看”的方式,及时发现问题并消除隐患,在调解的过程中以“政治、法治、德治和自治”为准则,确保“矛盾”调得好、服人心。

“在调解旅游景区规划用地的过程中,村党支部广泛吸纳村民诉求和建议,实行量土测田的方式,让村民到现场测量领地,让棘手的问题迎刃而解,村民们满意而归。 ”王清华说,四级调解处处彰显村民智慧,让矛盾迎刃而解,让村民们更加紧密团结。

黄平县旧州镇寨碧村利用文化长廊,进行精神文明学习教育。

黄平县旧州镇组织委员杨璐竹介绍,“四级调解”真正做到了集合群众力量,发挥群众智慧,让村民成为矛盾调解员、民事监督员和政策宣传员,有效提升乡村社会治理。

“四带”布局 蹚出乡村振兴“路”

仲春时节,旧州镇寨碧村食用菌种植基地里生产繁忙。大棚内,一排排整齐的支架上摆满了菌棒,长满了密密麻麻的灰色菌菇,工人们穿梭在大棚里忙着采摘、搬运、装筐。

黄平县旧州镇寨碧村坝区产业。

“现在正值菌菇生长的旺季,基地里每天都有工人进行管护和采摘,我们单日采摘量高达3000余斤,日收益近万元。” 寨碧村食用菌基地负责人蔡石刚说,我们的食用菌基地一年四季都有食用菌采摘。

在寨碧村坝区里,三十余座食用菌大棚依次铺开,棚棚相连,蔚为壮观。这仅是寨碧村众多特色产业中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寨碧村以产业发展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大力实施“一区五个一千”工程,建成返乡农民工创业园区一个, 1000亩的优质稻基地,1000亩的吊瓜基地,1000亩的茶叶基地,1000亩的稻田养鱼基地和1000亩的中药材种植基地。产业兴旺已成为寨碧村的真实写照,为乡村振兴奠定了结实基础。

黄平县旧州镇寨村大力发展坝区经济,图为发展大棚西瓜种植

今年,寨碧村制定“四带”(带产业兴旺、带组户和谐、带村庄美丽、带百姓幸福)计划,围绕“一心、两带、五化、五区,四美丽”为目标,推出“产业+旅游”“两圈一中心”乡村振兴中长远规划,着力建设寨碧村乡村振兴农文旅融合新样板。

王清华介绍,“下一步,寨碧要建立起一个便民利民综合服务中心,建成河滨大道沿河景观经济带和三把车路口至滑石板公路沿线产业经济带;推进生产发展科学化、管理民主多元化、村庄建设特色化、乡村治理常态化、农民生活城市化;创建入乡就业创新区、绿色生态产业区、稻鱼综合生态种养区、乡村民宿产业发展区、文化旅游环保服务区;打造自然环境生态美、村容寨貌特色美、产业发展生活美、乡风文明和谐美的现代化新农村,加速推动农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党建引领 文明乡风沁人心

“以前村子的风气不好,村民们都不爱护卫生,现在好了,家家户户的庭院都是花园。我们每个月都开展卫生评比,大家都争当文明标兵。”王清华说,不仅如此,村民们还利用方寸地,发展“庭院经济”,打造“致富园”。

黄平县旧州镇寨碧村一角,产业地与民居融为一体。

近年来,寨碧村把文明乡村创建作为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载体,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阵地作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推进文明创建各项工作,文明乡风蔚然成风。

“去年天气干旱养殖的稻田鱼缺水,我通过村民代表议事平台请求帮助,村里帮忙协调解决了用水问题。”村民杨昌明感慨道。

黄平县旧州镇寨碧村里的公园。

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寨碧村坚持党建引领乡风文明,不断探索村委会管理、社会治理新模式,有效搭建了红白理事会、禁赌禁毒协会、道德评议会、稻田养鱼协会等,“奋进村”吹响了新时代文明号角。

如今的寨碧村,积极弘扬党建文化,大力发展产业、生态、文化,深入推动生产、生活、生态同步改善,昂首阔步迈入产业兴旺、组户和谐、村庄美丽、百姓富足的现代化新农村快车道。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杨正海

编辑 陈化勇

关键词:

相关阅读

精彩放送